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调研小分队
今年1~9月,PM2.5、PM10、二氧化硫污染物浓度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位,二氧化氮改善幅度居第三位;上半年,累计获得省级生态补偿金979万元,居全省第一位;9月上半月,全市PM2.5、PM10、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4项污染物浓度分别为34μg/m3、70μg/m3、23μg/m3、35μg/m3,同比分别下降46.5%、20.5%、41.2%、29.2%
在山东省临沂市,“临沂蓝”逐渐成为网络热词,市民在呼吸到新鲜空气、仰望蓝天白云的同时,更多的是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认同,昊航环保生产的
脉冲布袋除尘器,可以良好的改善这种现象。
约谈促使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
长期以来,钢铁、焦化、建陶等行业一直是临沂市工业化的代名词。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,过去几年,临沂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逐渐显现: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,空气质量一直在山东省后几位徘徊。2014年,临沂市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烟粉尘排放量分别占山东省6.8%、7.6%、11.7%。
去年空气质量的数次“爆表”,让向来以“蒙山高、沂水长”美景自豪的临沂人颇感尴尬。临沂市委、市政府逐渐意识到,环保就是民生问题,而处于工业化、城镇化中期的临沂,传统行业比重高,能源结构不合理,环保压力沉重。延续粗放的发展方式,不仅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环境质量的诉求,更将使临沂市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缺乏动力直至无路可走。
不是“治死”企业 而是要倒逼转型
“治污不是要把企业治死,而是用环保倒逼企业转型升级,把转方式、调结构作为防治大气污染的治本之策。”张术平的话为临沂此次铁腕治污作了最好的注脚。
严控工业污染、扬尘污染和机动车污染,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,临沂市坚持以治标为抓手,以最快速度将大气污染物降低的同时,还强化治本措施,防治大气污染。
改善环境质量,仅靠关停企业不是真本事,真正的本事应该是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。临沂市以约谈整改为契机,既着力解决长期遗留的环保难点问题,同时积极谋划转型发展大计。